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既要只争朝夕,又要蹄疾步稳,既要外塑形象,又要内强素质。为切实提升“迎接二十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的社会参与度和群众知晓率,营造浓厚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氛围,乌兰察布市检察机关多点发力,对内强化检察监督能力和水平,对外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挥法治宣传引导作用。 高效率抓部署 大讨论活动开展后,市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扛起责任,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摆在检察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党组书记、检察长赵国华迅速对两级院工作情况进行调度,要求两级院检察长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上阵督导。全体检察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宣传工作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必要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站位,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发展大局,以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全员动手动脑全面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主题宣传,让“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成为全体检察人员的自觉行动,切实把活动学习成果转化为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际行动。市检察院坚持纵向统筹两级院宣传部门信息上报,横向加强市院各部门信息供稿,内部注重成果转化,外部深化媒体融合,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宣传格局。 强作为取实效 市检察院立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能动履职,指导督促全市检察干警理清为谁执法、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主动作为,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为企业和群众保驾护航,在推进大讨论活动中出新招、出好招、出实招,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办实事、解难事。两级检察机关多次深入民营企业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做好企业“服务员”,通过发放宣传册、宣讲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解读相关典型案例等,增强企业人员法治意识。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马艳丽走访了内蒙古马志全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和乌兰察布河北商会,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协助企业“问诊把脉”。从为企业排忧解难、保驾护航的角度,向企业代表做了细致的检察业务讲解。并向企业代表介绍了全市检察机关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为企业赠送了普法宣传材料。丰镇市检察院立足三省交界地缘区位的发展特点,找准切入点、选好落脚点,在丰镇市氟化工业园区成立“检企共建联系点”,由业务骨干“点对点”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张贴宣传标语公示联系电话等方式,让涉企诉求有“路”可寻,形成良好辐射效应。集宁区检察院成立检察官宣讲团,先后开展了“送法进企业,法治课堂开课了”、“向法而行、典亮企业”等宣讲活动,结合实际案例,释法说理,积极引导企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市检察院晨曦未检工作室通过电话回访的形式与民营学校探讨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详细需求,为民营学校送去了宣传册,介绍检察机关对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措施和政策,不断强化未成年人保护的同时用未检温度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做好未成年人成长路上的“护航员”。 多渠道抓推进 全市检察机关凝心聚力,推陈出新,第一时间在机关院内放置宣传展板,led电子屏24小时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印刷资料1000余份。充分运用门户网站、“两微一端”、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通《优化营商环境》专栏,通过图文信息、手偶剧、海报等形式,全过程多角度“晒”出全市检察机关开展大讨论活动的意义、进展、成效和典型案例,广泛宣传全市检察机关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同时,借助媒体力量,持续通过媒体话筒,传递法治声音。百余篇优秀稿件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央广网、经济网、光明网、内蒙古法制网、正北方网、乌兰察布云、乌兰察布日报等多家媒体转发报道。乌兰察布市电视台邀请检察官就优化营商环境相关经验进行专题采访1次,实地拍摄报道1次。 乌兰察布市检察机关将以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委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着力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拉好法治宣传“协奏曲”,奏响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最强音”,为乌兰察布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强劲的法治支撑和保障。 (温晓宇)
免责声明:转发此文章,皆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