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信息社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大战前的安静?俄军重武器已在基辅周边集结,大批西方军火正运往乌克兰

2022-03-02| 发布者: 鄂州信息社|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受访专家表示,这场危机是冷战在当下又一次回响。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第五天,双方终于坐到...
韩国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hanguody.org

受访专家表示,这场危机是冷战在当下又一次回响。

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第五天,双方终于坐到了谈判桌前。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总统助理梅金斯基说,5小时谈判结束后,双方找到了一些可以预测共同立场的观点。但乌克兰表示,会谈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

不管怎样,谈判还将继续,下一轮谈判或于2日在白俄罗斯和波兰边境举行。而战事带来的影响正在显现。

乌方要求明确俄方不设立场

俄乌终于迈出了极为艰难的一步。尽管比原定时间晚了近两小时,双方代表团到底还是在白俄罗斯戈梅利州开始了谈判。

俄罗斯代表团由总统助理梅金斯基率领,代表团成员包括外交部副部长鲁登科、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国防部副部长福明和驻白俄罗斯大使格雷茨洛。乌克兰则派出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外交部副部长托奇茨基、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人民公仆党议会党团主席阿拉哈米亚、议员乌梅洛夫、顿巴斯问题联络小组乌克兰代表团第一副团长科斯金参与。白俄罗斯外长马克伊也出席谈判。

卫星图片显示在公路上行进的俄军车队。图源:CNN

尽管双方终于坐到谈判桌前,但正如各方预计的那样,谈判前景难料。

关于对会谈的期待,乌克兰很明确,希望俄罗斯停火,从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全部撤出。俄罗斯则表示不预设立场。

从此轮谈判结束后双方的表态,也可以看出分歧不小。乌克兰表示,将对俄罗斯在会谈中表达的立场和结束战争的条件进行评估,再确定如何进行第二轮谈判。

危机久拖未决连锁反应已现

而在谈判的这5小时里,战事还在继续。

俄核力量进入战备状态,乌克兰首都基辅防空警报依旧,爆炸声、炮击声不断。卫星图片显示,俄罗斯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已在基辅周边集结。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表示,俄罗斯已经掌握整个乌克兰的制空权,并敦促基辅平民经由一条俄军保障的安全通道撤离。

而在乌克兰一方,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正式申请文件,希望立即加入欧盟。尽管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此前对乌克兰立即加入欧盟的问题不置可否,欧盟高级外务代表博雷利也表示是否接受乌克兰加入欧盟不在当前议程之列。

同时,大批西方军火正运往乌克兰,其中包括反坦克武器和“毒刺”级地对空导弹。西方也正在组织志愿军参战。

俄乌危机久拖不决,一系列连锁反应已然呈现。

出于对二战的反省,数十年来不愿在扩充军备上投入过多资金的德国,2月27日宣布今年追加1000亿欧元国防预算,未来每一年投入国防建设的费用将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2%,引发外界对德国“告别战后和平主义”的担忧。拉脱维亚议会紧急通过国家安全法修正案,允许本国公民作为志愿者赴乌克兰参战。日本紧跟欧美对俄罗斯采取制裁措施,前首相安倍甚至公然鼓吹同美国“核共享”。而在此次危机中角色微妙的白俄罗斯,则通过修宪全民公投,删除了“无核”和“中立”条款……一些国家的选边站队,甚至是国防政策的改变似乎正在进行。

对于德国再度振兴军事力量,德国内外很多人情绪复杂。图源:FT

冷战再度回响“铁幕”会否落下?

“铁幕”会否再次落下?对此,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李开盛指出,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是俄罗斯对北约持续东扩行为的一场大爆发。鉴于北约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俄乌危机事实上是早已结束的冷战在当下的又一次回响,并以一种冲击力加强的方式告诉世界,冷战思维的残留仍在贻害全球。

李开盛认为,这场重量级的地缘政治事件虽说不足以重构国际秩序,但正在给国际关系带来一些改变。随着战事推进,以及俄罗斯与美西方的制裁大战升级,欧洲首当其冲。这些天来,探讨危机折射出的俄罗斯对欧洲尤其是波罗的海国家构成的“威胁”,已经成为一些欧洲媒体的焦点话题。

李开盛表示,欧洲显然会对俄罗斯更加警惕,在极力倡导欧洲战略自主的法国已经有声音传出,认为应当借这场危机团结欧盟成员国,推进欧洲战略自主。但李开盛认为,随着俄欧关系更加紧张,欧洲将逐渐意识到它无法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应对所谓俄罗斯的“安全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美欧关系会得到加强,事实上将削弱欧洲的战略自主。”

欧洲距离实现战略自主越来越远。图源:thenewfederalist

而对于乌克兰以及其他处于大国竞争中间地带的国家而言,这场危机无疑也给它们一个提醒:奉行“间于齐楚”或者说“芬兰化”的均衡外交,或许是更为理性务实的选择。但要让每一个国家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则需要世界走出冷战思维,清除冷战残留。

延伸阅读

欧盟对乌克兰开绿灯?中立国送乌武器,趁俄分身乏术,日本不安分

万众期待的谈判终于来了,结果却不尽人意。2月28日堪称关键的24小时,然而会谈也只是各说各话,最具“建设性”的就是俄乌双方商定好还会有第二次谈判,地点选在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有望于3月2日举行。

当地时间2月28日的谈判持续了约5个小时,乌克兰方面的诉求是:俄军撤出包括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在内的全部乌克兰领土。俄总统普京当天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通话时,提出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条件: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乌克兰“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保持中立地位。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的影响延伸至今,这仍然是如今双方都在“争夺”的一个关键点。“黑海门户”克里米亚半岛南临黑海,东扼亚速海,战略地位十分突出,被认为控制克里米亚就能控制整个黑海。早在2017年,俄方透露的信息就已表明,俄罗斯已完成了在克里米亚对抗北约威胁的军事部署,建成由各兵种组成的部队集群,S-400也启用。

2018年时,被誉为“世纪工程”的克里米亚大桥通车,美媒竟“嫉妒”地给乌克兰提议“出动空军轰炸大桥”。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发起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2月26日俄罗斯黑海舰队已通过定点爆破方式炸掉北克里米亚运河上的混凝土拦水坝,在2014年以前,北克里米亚运河可满足克里米亚85%的淡水需求,该运河很快将恢复对克里米亚中断8年的淡水供应。

8年过去了,克里米亚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克里米亚了。面对强上数倍的俄军,乌克兰也不可能靠自身实力“硬抢”,于是在谈判中提出了条件。只是对于俄罗斯如此重要的“门户”,岂会轻易拱手相让?

会谈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表示“希望渺茫”,不太期待会谈成果,“不过可以去试试”。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则表示,有意与乌方尽快达成共识。实际上能看出,俄罗斯近期的动作是“以打促谈”,普京的一些动作皆释放出为谈判做准备的迹象,但同时普京的诉求也很坚决,不容置喙。

相比之下,泽连斯基的态度明显地反反复复。往更深看,这和背后美欧的动作有关。此前只有“打雷不下雨”的声讨、小打小闹的制裁,泽连斯基也只能暗自神伤。如今仿佛在一夜之间,美欧开始为乌克兰“雪中送炭”。

美国首次批准了直接向乌克兰运送“毒刺”防空导弹。德国在军事上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武器,拨款提升德国军备,打破默克尔在任时的限制,要将德国的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2%;在能源领域德国也在调整政策,要摆脱对俄依赖。欧盟也突破限制,拿出5亿欧元为乌克兰买战机、送武器。

一时间,欧洲国家纷纷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和资金援助,其中包括永久中立国瑞典和丹麦。芬兰向乌克兰提供防弹背心、头盔、担架,拨款1400万欧元。瑞典向乌克兰提供反坦克火箭筒、防弹背心、头盔及野战口粮。永久中立国瑞士也宣布,加入欧盟对俄制裁。

就在众多国家的连续拱火下,欧盟还对泽连斯基加入欧盟的诉求进行了积极回应:“希望乌克兰加入欧盟……乌克兰是我们的一员”。泽连斯基好像逮住了“橄榄枝”,呼吁欧盟启动特殊程序立即批准乌克兰加入。泽连斯基28日还在基辅签署了乌克兰申请加入欧盟的文件。欧盟已正式启动审议乌克兰申请加入的程序,八个中欧和东欧国家的总统表示了支持。

对俄制裁加码的还有日本。3月1日,日本政府决定冻结俄总统普京、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俄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等6人的资产。日本宣布的出口制裁涉及49家公司和机构,其中包括俄联邦安全局、俄情报总局、苏霍伊航空集团、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等。白俄罗斯也被日本制裁。日本还在此前积极配合美国,用自己家底并不丰厚的液化天然气向欧洲“输血”。

日本外务省欧洲司司长还在日本议会辩论期间宣称,“俄罗斯‘占领’北方四岛(俄称南千岛群岛),就像对乌克兰动武一样,是违反国际法的。”

日本一直都是“趁乱搞事”的高手。去年这个时候,在俄罗斯反对派纳瓦利内事件上,美国和欧盟威胁制裁俄罗斯时,日本就趁机发难,日本政府官员就发表意见:“需尽快收复北方四岛,为了加快进程,日本政府有必要向俄罗斯展示军事实力,必要时可以封锁北方四岛”。

普京随后命令俄空军派出9架战机出现在日本上空,战机还飞往了南千岛群岛周围。俄罗斯海军还数度在日本海进行穿梭、演习,大大地震慑了日本。针对此次日本的制裁,俄罗斯驻日大使警告,将会采取严厉的对抗措施。日俄关系将受到重大影响。

对于乌克兰来说,能得到日本的支持自然很兴奋。乌克兰驻日大使馆不仅放出账户,呼吁日本民众众筹支持乌克兰军队,还在27日晚发推特感谢东京地标性建筑晴空塔染上了乌克兰国旗的颜色。然而,晴空塔很快辟谣:一切都只是巧合,并没有配合乌克兰局势亮灯的计划。

作为日本作为乌克兰,都想要惺惺相惜。然而对于日本来说,其在政治上的躁动,军事上的狂热,外交上的投机,但最终都会与乌克兰一样,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鄂州信息社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鄂州信息社 X1.0

© 2015-2020 鄂州信息社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