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籽油 https://www.yanweiyuan.com/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抗战时期,在我国涌现出诸多抗日名将,如朱德、陈毅、林彪等,其中最有争议的算得上林彪了。林彪有着极高的军事作战能力,在红军队伍里,也曾是能征善战的高级指挥员。 著名的平型关战役中,在与聂荣臻的精密配合下,他们带领红军击毁车辆、马车等百余辆,千余人的日军精锐团被一举歼灭,“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此战的胜利极大地振奋了民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 然而,林彪似乎被前半生的胜利冲昏了头脑,19世纪70年代,他与陈伯达等人勾结在一起,意图谋害国家领导人,夺取政权,最后因乘机外逃而意外遇难,为他的一生画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 后来人听到这个名字,大多想到的是他的叛国叛党,认为他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但据他身边的人口述,林彪实则是一个孝顺父亲、善待朋友的人 林彪之父林明卿 “一等人忠臣孝子,二件事读书耕田”这是在林家堂屋挂着的家训。林彪父亲林明卿靠自学能读报纸,粗识文墨,正直爱国,写得一手好书法,是林家大湾公认的先生。 林明卿一生多坎坷,曾当过普通店员,也做过账房先生,还经营过布厂。林父江湖阅历丰富,体味到社会动荡的不易,更深知读书的好处,所以林彪兄妹6人全部都读过书。 林明卿只要有空闲,便会读《三国演义》,受此影响,加上本就有一颗爱国的心,他在大革命时期做了大量掩护工作,也算是做了不小的贡献。 抗日战争打响以后,随着敌军不断向武汉逼近,林明卿带着全家上下近20人逃往湖南,短暂停留后又辗转到广西。不幸的是林母林陈氏因帮助了一位病危的难友,染上霍乱而亡。当时林彪正在北方打仗,对此浑然不知。 为了逃难,林父带着众人逃到贵州,而此时已是1943年,这一路下来,他们风餐露宿,经常饿肚子。 林明卿在完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给林彪发了电报:“敌伪侵袭,故土沦陷,家人逃难在黔,母病逝,亟盼援救,父”。他把全家老小唯一的希望寄托在这份电报上。 1938年,林彪身受重伤,随后4年在苏联治疗,1942年才返回延安。林彪到了延安才知道其父及家人逃难的消息。 接到父亲电报后,林彪心急如焚,他内心焦急写了几句话报上级领导:“严父来电急,呼救难途中,慈母死荒郊,他人无消息。” 朱德、周恩来看过后非常感动,马上派人帮忙寻找,经过多日努力,终于将林彪的家人找到。 孝顺父亲 在林彪心目中,其母是慈母,父亲却是位“严父”。 早年林明卿希望他当一名教书匠,但他违背父亲意愿选择军戎生涯,后来他的父母因为他的缘故,在古稀之年背井离乡,母亲还客死他乡,这使林彪对父母满心愧疚,且后来把全部情感都给予了父亲。 平型关大捷让林彪声名远扬,在国共两党内都有了名气。林父60岁生日时,国民党给他做了一次寿,用国民党湖南省政府官印拼成“寿”字,场面气派热闹,林明卿开心极了,林彪当时不在场,但得知父亲高兴,他也非常欣慰。 1944年6月,林明卿坐卡车去延安。林彪和叶群夫妇二人早早从王家坪出发,骑着马赶了十几里路去接林明卿。当林彪看到16年未见面的父亲的那一刻,他湿了眼眶,径直上前扶住父亲。 父子二人见面后相拥而泣,聊起林母的去世,林明卿哽咽无声,林彪眼泪止不住地流。解放后的林彪,对父亲一如既往地孝顺。 林明卿被安排居住在北京,林彪只要不出差,他便会常去看望父亲,还带去很多父亲爱吃的东西。林明卿80岁时,林彪专门接他到毛家湾过寿,这是林明卿生平第二次祝寿。 罗荣桓与其妻 善待朋友 林彪与罗荣恒在红4军任职时,紧密合作十几年,二人配合默契,从未出现矛盾。林彪心思细腻,罗荣恒宽厚直爽,作战时,林彪的意见他非常尊重,大多数工作他也能主动承担。 对此,林彪一直心存敬畏和感激,把罗荣恒看作自己的良师益友,在林彪心目中,一直把罗帅当作兄长、战友和榜样,尊敬有加。 数十年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一朝永诀,痛失挚友知心。 1963年12月17日,北京下着鹅毛大雪,罗荣恒因病逝世,得知消息后的林彪,不顾交通不便,命令通讯员准备车子前往医院与罗帅遗体告别。 林月琴 随后,林彪还指示中央军委发出通知:“从12月17日至22日,全军举行各种会议时,要先向罗荣桓同志致哀。并号召全军学习罗荣桓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 每逢佳节倍思亲。罗荣恒去世后没多长时间便是春节。林彪百忙之中没有忘记罗荣恒的妻子林月琴定会非常悲痛。 尤其是罗帅逝世后的第一个春节,他便安排叶群,让她邀请林月琴来家里一起过年,还嘱咐叶群,要陪林月琴谈谈心、吃顿饭,多安慰安慰。 叶群本就和林玉琴熟识,二人认识20多年,加上叶群性格开朗,是名副其实的话匣子。二人见面后,谈天说地,一言一语,林月琴脸上终于露出来笑容。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林彪虽然后期犯了一些错误,但对亲人朋友,他还是比较讲原则的。这或许和他严格的家教及从小的知识素养有着很大的关系。 误入歧途,必生歧路;误入歧路,必生得失,误入得失,必生是非,误入是非,必生痛苦。林彪因一时错误最后走向歧途,如果当初没遇难的话,或许他会懊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