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信息社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媒体评论:银行“误付”假币 在信任度上不能任性

2022-02-04| 发布者: 鄂州信息社|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原标题:西街快评丨银行“误付”假币,在信任度上不能任性北京商报评论员宋亦桐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近...
海外充值

原标题:西街快评丨银行“误付”假币,在信任度上不能任性

北京商报评论员宋亦桐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近日,央行公布的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将中国银行辽源分行推上热搜,被罚的原因也是令人咋舌,竟然是向客户误付了假币。

央行对中国银行辽源分行处以警告,并处罚款3万元。虽然罚款金额不多,但此事一度占领微博热搜,引得网友口诛笔伐,足见储户对银行“信任度”问题之关切。

网上曾有一个段子广为流传,储户信任银行,将财富、身家交给银行打理,银行却连一支签字笔都要上锁,让人感叹“一片真心错付”。

按照流程,银行收到假币时会直接没收,加盖假币章,上缴销毁。因此对于“误付”二字,有不少网友大呼不解:这钱究竟是故意付出去还是无意识付出去的?付出金额多少?是个人行为还是集体行为?也有网友质疑,如果是“误付”,为何银行在进行假币收缴时不盖印戳以免造成误拿?

在此前存款被质押、储户钱款不翼而飞的案件中,银行往往身陷舆论风口。而这次,银行再次将自己架在了烈火上“烧烤”。一面是将假币“误付”给储户,另一面则是“离柜概不负责”的行业规则,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双标”。须知道,作为以信用立身的行业,银行应时时警醒自身,做好流程、风险管理工作,避免遭遇信任危机。

责任编辑:李琳琳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鄂州信息社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鄂州信息社 X1.0

© 2015-2020 鄂州信息社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