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治医院 地产企业年中业绩成了比惨大会,一些对地产行业还抱有残存好感的投资者撒腿走路,地产行业出现行业危机,除了三道红线外,更重要的是重要城市限制房价影响下,已无可能有突出利润,以前靠存货升值带来的财富也化为乌有。 比如近期深圳重新发布第二批居住用地集中挂牌出让公告,共涉及22宗地,挂牌起始总价约421.98亿元,本批次用地普通商品住房销售限价在原限价基础上下调3%-9.2%不等。 在政府限制楼盘价格之前,房企可以自由挂牌价格,投资者自由选择,如果定价太高可以不买,所以有好多楼盘要卖很多年还有尾盘没有扫清,有些聪明的房企故意挂高价格,在房价越来越涨的情况下,从鱼头吃到鱼尾。 现在企业没有自由定价权,政府定价不仅没涨,还在下跌,进一步限制房企盈利空间,而且在未来价格下降的心理预期下,会影响到现在正在销售的楼房价格,投资者可能会有等等看心理,影响房企现金流。 更重要的是,房企盈利模式发生重要变化,房企之所以敢于拿地,经常出现面粉价格高于面包价格的情况,是因为房企预期未来房价会继续增长,在房价上涨的大背景下,房企报表里的存货成了硬资产,可以不断增值,有些房企盈利的实质,是土地升值,从碧桂园上市开始,库存面积成了衡量企业前景的重要指标。 但现在,政府限制终端价格后,企业收购来的土地,无法升值,变成了消耗利息的负担,大房企这两年遭遇压力颇大。 现在都流行说竞争激烈,其实房企之间竞争一直都很激烈,从拍卖土地轮流抬价就可见一斑,为了防止竞争太过激烈,政府也想了一些办法,毕竟地价太高,对政府控制房价不利。还有一个原因是,既然控制了房价,政府就要责任来控制地价,给房企留下一定利润空间,不能光让马儿跑,还不让马吃草。以深圳等城市为例,房企在土地竞拍达到价格上限后,开始竞拍给政府盖安居型等住房,现在大多数拍卖住宅都有安居型住宅,政府既拿到了卖地款,还将成本转移到了房企头上。 为了对冲房价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圳政府出巨资建起国有安居集团公司,甚至在东莞拿地,从这些年达成的效果来看,这家公司实际建房并不多,政府主要还靠市场性房企。从这个层面看,市场化的房企现在有了福利企业性质,政府依靠各种限制性措施,让房企承担了很多公共事业属性,为政府打工,就像建筑企业为房企打工一样,市场对建筑类公司一直都估值不高。企业能发挥的空间有限,即使在运作良好的情况下,也只能获得一个相对有限的利润。 此外,为了让土地拍卖在名义上更有公平性,政府还推出抓阄政策,土地拍卖达到一定价格后,让参与的企业抽签确定谁能夺标,这就进一步削弱了优势企业的能动性。 三道红线下,部分企业面临续贷难,其逻辑和前几年去杠杆相似,有些公司突然面临银行抽贷,没有办法熬下去。企业希望快速降库存,以降低负债率,但有地方政府不允许降价,认为降价是扰乱市场,不正当竞争,限制高价,还限制低价,这种新情况都需要房企慢慢适应。 地产行业不景气,也直接影响到和房地产关系密切的的保险、银行,有头部保险公司已经出现投资暴雷情况。 政府各种调控措施越来越严厉,行业生存逻辑发生变化,对房企的估值方法也应不同以往,可能需要向公用事业靠拢。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