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章标题:【文脉颂中华】杨芳:守卫蜡染技艺让“蜡花”在苗乡绽开) 铜刀作笔,液体石蜡为墨,聪明能干的苗家女子用蜡刀将心里最幸福的想像落在染布上,点染出世间万物。染布上,蝴碟翩然、鸟飞鱼跃,展现了苗家女子对地理环境中物像的效仿及对民俗文化的表述。这种蜡染佳作释放着与众不同独特的中华民族气场,经历上千年,长久不衰。 蝴碟纹、螺旋纹、花鸟鱼虫纹、铜鼓纹……蜡染中特有的图案设计纹路做为一种标记,承受着并纪录着广大苗族地区的历史时间。在丹寨上班族苗人心里,“窝妥纹”是十分崇高的。广大苗族地区蜡染技艺国家级别非遗象征性传承人杨芳承传蜡染技艺早已有40很多年了,她书中的窝妥纹认真细致对称性,线框细腻均匀,佳作好像一幅流动性的彩墨画。杨芳说,蜡染是祖上传承下去的加工工艺,要把自己的技艺承传给大量的年青人,让一朵朵“蜡花”在苗乡绽开。 近年来,央视新闻网不断发布“文脉颂中华·非遗承传新锐”互联网主题活动【传承说】系列报道,并在微博网站进行#青春年少遇上非遗#话题讨论,众多网民可以根据报导掌握大量非遗专业知识、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风采,更可以根据留言板留言、照相等方式,共享自身有关非遗的记忆力,一起做非遗承传的新锐。 成都人--成都人的城市生活门户-蜀都网---成都人 http://cdren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