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律师 http://www.zylsw.cn/ 下载新浪财经APP,了解全球实时汇率 作者: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金融分析师 张正阳 近日美国、英国及日本等国或将释放原油储备的新闻成为关注焦点,市场悲观抒发或引导的担忧情绪也使得两油价自突破85美元水平后接连调整,并分别跌破80美元关口市场出现石油是否或涨势不足的猜测。从供需关系及石油属性应用的角度分析,短期油价受到疫情因素影响确实面临调整,但68美元附近低位或已是调整下限,短期油价低位波动存在可能,而中长期全球需求以及美国依托石油推动加息目的依旧是助推石油价格攀升的关键。 从前期油价的冲高的背景看,油价之所以能持续涨势多源于周期性的能源短缺因素的影响,自疫情爆发以来,主要能源生产国产量问题便逐渐浮现,市场需求或消费的增加更加剧的能源价格的上涨,而伴随全球各地的天气问题更是为石油价格的持续攀升重重加码,从寒潮风暴到欧洲能源荒凸显石油短缺效应,英国油价飙升至8年新高水平,日本等国的石油价格也创下了7年新高,我国的成品油更是连续13周涨势,这也足以说明周期性能源短缺势必将持续助推油价高企。 然而油价短期的调整虽与释放储备有关,但与石油的供应问题的环境却依旧存在差异,而这其中美国因素的主导便是油价得以调整的关键。美国经济总量与原油消费量及储备量决定着美国主导石油的大背景,美国依靠石油价格高涨已使得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持续发酵,当前适度为油价降温的举措足以看出美国对经济稳定的逻辑与备应,美国通胀的高启源于石油价格的攀升,而当前美国就业向好、失业新低、政策稳定,因而并没打破此番局面的理由。 加之主要能源需求国对油价飙升的担忧情绪已逐渐增长,美国顺水推舟的协同释放储备并持续施压主要产油国进一步增产,一方面石油价格的短期下行有利于美国制造业生产成本及可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已有雏形,短期限制油价高涨为其政策调节可提供更多路径。此举为自身经济保驾护航的同时加剧外部石油输出国的风险或是其核心要素。 以OPEC为首的石油输出国,在内部矛盾与外部美国打压的背景下已逐渐对油价失去控制能力,而对石油影响力也在被美国逐步被削弱。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协同美国集体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的言论释出势必使得OPEC产油国处境或地位便更加被动,前期产油国会议维持原定40万桶/日的逐步增产的方案叠加释放石油战略储备,不仅限制油价上行,同时或将加剧OPEC产油国之间分歧,从而进一步限制或缩小OPEC等产油国对于石油的话语权,内部本就难以协调的OPEC产油国间叠加地缘政治等因素的竞争态势或将加剧,此消彼长之间美国对石油定价或报价的霸权便更加稳固。 综上,短期石油价格的调整或为美国对应当前政策及地缘问题的调整做出充分铺垫,但从中长期看全球供应链紧张以及未来经济能源需求始终是油价存在冲高上行的根本。因此,美国主导的短期石油调整是油价近期震荡的直接导火索,而未来石油冲高还将是大势所趋。 责任编辑:郭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