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否认的是,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为消费者们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便利性。但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如最近几年互联网行业野蛮式地扩张就带来了诸多不利,最典型的就是行业内出现的诸如阿里、京东这一类的平台型公司。 互联网行业催生的平台型公司,让这些公司成为了最大的资源的掌控者。用白话来说,全国大部分中小商家都在帮他们打工。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话题就是关于几家互联网公司进军社区团购的问题。网友们都清楚,社区团购在最近1年多又再度火热了起来。 阿里、美团、拼多多以及滴滴出行等互联网公司,纷纷在这一领域“排兵布阵”! 这些互联网公司之所以热衷“社区团购”是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流量,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互联网本质就是一门流量生意。 买菜属于“高频”,这是下沉市场的宝贵流量,如能抢占这块高地,对于任何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是值得的买卖!
如阿里之前就对外宣称,将在社区团购这一领域的投入不会设置上限,而京东对社区团购的打法更为激进,京东不仅投资了老牌社区团购玩家“兴盛优选”,刘强东更是直言将亲自带队。 社区团购这个行业到底适不适用互联网公司来改造,这个我们目前不好说,但人民日报对于这些互联网公司大肆进军社区团购,就不是太看好。 之前人民日报就说了,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应该去追求“星辰大海”。而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更是表示,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社区团购,挤压小摊主的就业空间。 意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大部分主流媒体并不支持这些互联网公司在社区团购领域里的大动作。 有数据显示,目前一众互联网公司在社区团购领域里的投入已超上千亿元。对此网友们表示,是时候收手了。
或许有网友会说,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社区团购代替“小摊主”是大势所趋。 过往在自然经济下,生产者相对于商贩(流通渠道)非常弱势,但是中国地广人多,流通渠道太过庞大复杂,提升生产者群体收入的政策每每到不了上游生产者身上。现在有希望了,大型互联网公司集成流通渠道,对整个产业链的“蛋糕”分配一目了然,想通过再分配政策调整收入就简单多了。只不过这个过程不能太快,一方面被动的阻力来自底层小摊主,一方面主动的阻力来自流通渠道隐形巨头及其捆绑在一起的大中小千千万万渠道商。 嗯,上面这位网友看似说得很有道理。但春公子之前就说过,互联网公司最擅长的打法就是前期补贴,在占据用户群之后,就开始进入收割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