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市值重回全球第一:卧薪二十年,王者归来。 文丨华商韬略 南 来 当地时间10月29日,微软股价再次迎来连续大涨,市值逼近2.5万亿美元,一举超越苹果,重新登顶全球市值第一。 微软股价从谷底反弹至巅峰,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可以说居功至伟。然而,和盖茨、乔布斯、马斯克等一众硅谷明星相比,他的名字实在是有些陌生。 也正是这位低调的印度人,带领曾经深陷泥潭的“大象”——微软一步步杀出重围。 他究竟做对了什么? 【微软病了】 在2014年2月那个寒冷的早春里,微软董事会宣布,纳德拉即将接替鲍尔默,成为微软历史上第三任CEO。 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里,萦绕在纳德拉心头的却只有一件事——微软病了。 从1999年登顶6000亿美元市值的世界巅峰之后,微软就如同着了魔一般,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重要阵地节节败退,市值一再缩水,销量持续下滑。 在此后近二十年的智能手机爆炸式浪潮当中,微软几乎全面缺席。 更要命的是,固守Windows系统的它,非但没有追上智能手机催生的移动互联网红利,反倒被手机步步吞噬了自己的核心阵地。2014年,在全球智能手机季度出货量已经超过3.5亿部时,个人计算机的出货量已经缩水到了7000万台。 ▲微软2002-2021财年净利润变化,公司在2005-2015财年间陷入低迷。来源:statista 而微软在2013年9月宣布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的交易,则更被市场看作是两头深陷泥潭的巨象在垂死挣扎。 曾经称霸全球的诺基亚,因迟迟不肯正视市场变革,在苹果与安卓的合力绞杀之下被打得落花流水,其市占率从巅峰时期的70%一再败退,到了2013年,只剩下可怜的5%。 诺基亚是微软Windows Phone手机操作系统的最后一位强力盟友,诺基亚的落败,几乎标志着微软手机市场的全面溃败,再无回天之力。 但对当时的微软来说,最严重的还不是业务增长停滞,而是“大公司病”正快速腐蚀着这个超过10万名员工的庞然大物——公司内部流程日益繁杂冗余,党派斗争争吵不休,官僚主义横行。 纳德拉回忆起那段日子时,曾经这样写道:“员工们倦怠了,他们深深地感到挫折……他们怀着伟大梦想来到微软,但感觉真正面对的却是处理与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执行繁杂冗余的程序,以及会议中无休止的争吵。” 总之,当2014年,主导诺基亚收购的微软前任CEO史蒂夫·鲍尔默突然宣布退休,纳德拉被推举上位时,他接下的微软是一块真正烫手的山芋,其市值也已从高峰几乎腰斩至3000亿美元左右。 【放下那些指向彼此的枪】 1967年,纳德拉生于印度第六大城市海得拉巴的一个公务员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印度高级政府官员,母亲是一位梵语学者。 纳德拉的童年几乎乏善可陈。 他成绩还不错,但并非是班上最优秀的那个学生。他的中学老师在日后接受采访时,甚至无法立刻回忆起这名学生。 他喜欢打板球,会在屋子里挂上板球巨星M.L.Jaisimha的海报,但也并没有成为学校里的体育明星。 他喜欢计算机,但并不擅长编程。在21岁那年,跟无数印度理工科毕业生一样,他申请了几所美国大学,并最终前往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攻读电机工程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他先加入了太阳(SUN)公司,随后在1992年入职微软,成为一名微软员工。 纵观纳德拉的成长经历,他可能不是技术天才,不是销售冠军,不是屋子里最聪明又或者是最有人格魅力的那个人。但是,他拥有一个特殊的天赋—— 他擅长团结他人,让人们停止内斗,“放下那些指向彼此的枪”。 2011年,纳德拉被任命为微软服务器与工具部门(STB)负责人,负责微软的企业级服务及云计算业务。当时,他已经在微软工作了19个年头,足迹遍布微软商业解决方案、Windows、Bing等多个部门,因而比谁都更了解微软,和微软内部的官僚派系弊政。 而STB可能是微软内部党派斗争最为严重的部门之一。 回忆起那段日子,纳德拉曾经感叹过:“诗人John Donne曾经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如果他来参加我们的会议,我想他会得出另一种结论。” “(STB)团队中的每一位领导者,本质上都是其所主持业务的CEO。他们独立生存、独立运营……我在这个位置完全没有施力点,而且更糟糕的是,很多人认为他们应该坐在我的位置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软当时的云计算业务几乎是一团糟。 亚马逊从2006年开始打造自己的云计算帝国,到2011年时,分析师预估该业务已为它带来几十亿美元的年收入——而微软的云业务仅为几百万美元,不及亚马逊的百分之一。 规模庞大的企业服务业务几乎是STB的全部收入来源,没有任何一个高管愿意把资源投入云计算业务中,哪怕大家心里多少都清楚,云计算可能才是行业的未来。 为了打破僵局,纳德拉展现出了他惊人的管理学天赋。 他没有选择另立门户,或者重点提拔云计算团队,相反,他与STB每一个管理团队成员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利益以及愿意合作的角度。 最终,纳德拉重组了STB的组织架构,将原来单立的云计算项目拆分到各个高管的业务矩阵中,并重组创新形成了向客户提供“本地服务器+公有云”的混合云解决方案。 也就是,让原来的企业服务业务继续,但所有企业服务都得同时担当起发展云的业务。 突然间,云计算不再是跟STB主营业务和相关领导者相冲突的外来者,而是成为了STB整体的增长极,也是每一个STB管理者的潜在业务增长点。 原先无比抗拒云计算的高管们,态度因此180度大转变,比谁都要积极地推进云计算。 合力之后的效果很快显现出来,这项被称为“混合云”的战略,很快就获得成功,让微软的云计算开始迎头赶上,纳德拉也因此赢得了STB团队的绝对支持。 打响云计算追击的第一枪之后,纳德拉开始放开手脚,大招频出,雄心壮志地发展微软的云计算业务,并推出了正面迎战亚马逊AWS云计算品牌——Azure。 其中最重要的大招,还是团结他人。 他从微软内部挖来了Microsoft.Net和Visual Studio的领导人桑德尔,以及Office团队的沼本健等等,并且外部找来了Couchbase的联合创始人詹姆斯·飞利浦、来自雅虎的拉古·拉玛克里斯南,以及来自头号竞争对手亚马逊的人工智能专家约瑟夫·斯洛什…… 这些都是IT与云计算行业中数一数二的顶尖高手,他们如同一支超级英雄小队,逐一加入了纳德拉麾下,并在纳德拉的带领与协同下,既独当一面又精诚合作。 依靠这支强大的队伍,微软Azure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增长,甚至反过来推动其企业服务不断攻城略地。 到纳德拉被升任为微软CEO的2014年,微软的企业服务与云计算业务收入已超过了Windows,到2018年,再进一步超过了Office,成为微软最赚钱的业务。 某种程度说,也正是因为带领微软打了云计算的翻身仗,纳德拉才被推举为微软CEO。 【打破围墙,开放,开放】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承认问题的存在。 在2014年举办的Salesforce年度营销会议上,上台演讲时,刚接任微软CEO不久的纳德拉戏剧性地伸手从西装外套口袋里,拿出了一台iPhone。 全场观众先是惊讶,随即会心大笑起来。 苹果与微软的恩怨由来已久。在个人电脑时代,Windows和MacOS是王不见王的死对头,盖茨与乔布斯也是见面就斗嘴的老冤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