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川西的深秋最是迷人,层次丰富,景色多变。在我看来,自驾川西与其说是朝圣,倒不如说是放空自己,远离城市瘴气,感受岁月静好。 本以为这次川西之行会和之前无数次那样波澜不惊,但又因自驾车是一辆纯电动车型而变得多少有点忐忑,身边朋友甚至认为这是一个“疯狂的举动”,管他的,谁说诗和远方只属于内燃机?一辆纯电动车只能蜗居都市,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优雅之狐 和所有人一样,我在街头看到陌生的新车,都会绕到车尾从铭牌去寻找线索。 第一眼看到极狐阿尔法T,外观前卫,车标抽象,它出自何方,车尾的“蓝谷麦格纳”是唯一的线索。 麦格纳自然不必多言,全球顶尖整车制造商,从BBA到超跑都有涉足,不过和面前这辆极狐阿尔法T有什么关系? 关系深了。蓝谷麦格纳,是北汽新能源和麦格纳联手打造的公司。并且旗下车型均按照麦格纳的工业标准制造。这也就合理地解释了为何极狐阿尔法T的钣金件装配严丝合缝,毕竟作为“豪华车孵化器”的麦格纳整车制造经验丰富,有资格为极狐的高端定位背书。 不过对于剑指高端的极狐阿尔法T而言,光有整齐划一的钣金间隙还不够,细节也要经得起推敲。在设计定调的层面,来自意大利的传奇设计师沃尔特·德·席尔瓦亲自操刀赋予了极狐阿尔法T灵魂,线条舒展的鸥翼式昼行灯,错落有致的型面,黑银双色车身,让极狐阿尔法T视觉冲击力拉满,并带来了同级最低的0.271Cd风阻系数,美感与科技感兼具,不负高端之名。 机敏之狐 从成都到康定,是一段约270公里的高速公路,这段高速公路最大的特点是弯道多,隧道长,且成都康定两地海拔落差达到2000米,这对极狐阿尔法T的α-Pilot辅助驾驶系统、操控、和动力都是不小的考验。 凌晨四点的成雅高速,黑暗和团雾是它的主题,此时极狐阿尔法T的α-Pilot辅助驾驶系统便成为了护佑我们平安到达的重要保障。 极狐阿尔法T搭载了华为MH5000T-BOX5G芯片,最高下行峰值速率达2Gbps,最高上行峰值速率为230Mbps,这意味着极狐阿尔法T在满足5G通讯需求的同时,也为未来解锁更为高阶的驾驶辅助功能埋下了伏笔。 极狐阿尔法T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采用了博世的最新一代5R1v1d解决方案,就硬件而言,5颗第五代毫米波雷达能够探测前方210米,覆盖75度视场的面积,此外包括4个全景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1个FOV前向摄像头,车内1颗人脸识别红外摄像头在内,极狐阿尔法T全副武装了23颗传感器,实现了自动跟车、车道居中保持、盲区监测等功能,无论硬件规格还是辅助驾驶种类,都达到了目前ADAS智能驾驶系统的最高水准。 捡几个高速公路行驶中极狐阿尔法T给我留下极深刻印象的地方说说: 首先,极狐阿尔法T的8英寸HUD平视显示屏除了显示时速外,还能显示导航、路牌等信息,全程高速我完全不需低头查看仪表盘就能获取车况信息,这不仅利于安全驾驶,同时亦是极狐阿尔法T凸显其智能和高端的亮点之一。 其次,极狐阿尔法T的ACC自适应巡航整合了CBC智能弯道巡航系统,在我驶入匝道弯道时,极狐阿尔法T会根据路况自动降速,以避免在弯心造成推头,待车辆驶出弯道重新进入高速后,ACC自适应巡航会重新回到巡航车速,全程无需人为干预,非常贴心。 还有一点是极狐阿尔法T的车道保持系统的识别效率非常高,我有意忽视车道偏离警告后,驾驶辅助系统会随即修正方向,让车辆保持在车道内,整个行车轨迹修正的过程轻柔线性,很有老司机的样子,给人十足的安全感。 再多提一个关于行车安全的小细节,极狐阿尔法T车内布置了一颗人脸识别的摄像头,我有意不间断打哈欠模拟疲劳驾驶,均能被摄像头识别并且发出警示。由此可见,极狐阿尔法T对于行车安全的考量,不仅在驾驶辅助系统打造上做到了尽善尽美,同时也体现出充满温度的人文关怀,坦白讲,这是超出我预期的。 值得一提的是,极狐阿尔法T的可视化系统做得极为出色,在低速或是倒车时,我能从3D模拟的实时倒车影像中清楚地看到周围路况,并且整个可视化系统做到了无视野盲区,特别利于在状况复杂的小充电站使用。此外极狐阿尔法T还配备了透明底盘,在高速公路休息区,我特意将车停在了写有“康定”二字的路面上,可以看出显示效果非常清晰,不仅车身定位准确,并且底盘画面不失真,非常具有实用性的。 聪慧之狐 事实上,陪伴我们一路的除了保障完善而又充满温度的驾驶辅助系统,极狐阿尔法T的智能座舱也让这段旅途乐(参数丨图片)趣无穷。 算上8英寸的HUD平视显示屏,极狐阿尔法T共配了4块大屏,余下三块为12.3英寸液晶仪表、20.3英寸触控宽屏、10.1英寸高清触控大屏,四块屏幕各司其职,带来了不错的智能驾驶体验。 最值得一说的,当然是20.3英寸的触控宽屏,不仅显示效果达到了4K分辨率,而且还能够分屏显示两个APP的内容,做到主副驾驶席互不干涉,各取所需。 按照我的驾驶习惯,在中控大屏上我会选择同时启用无线CarPlay和能耗显示APP,仪表盘上则开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多媒体系统,配合HUD平视显示屏,极狐阿尔法T可以说将我开车时想要看到的一切信息悉数显示,这种“君临天下”般的驾驶体验,在同级车型中是极难见到的。 位于IP台前的10.1英寸高清触控大屏则肩负车辆功能设置的重任,使用频率较高的门锁、天窗、座椅、尾门、空调调节均位于一级菜单,一键直达;更为精细化的设定则分门别类归纳,系统UI表达直观界面简洁,操作与智能手机无异,上手门槛低,用户友好度极高。 而我则更喜欢通过语音来操作极狐阿尔法T,要知道极狐阿尔法T使用了Nuance的阵列声场定位技术,车内前后左右均分布了麦克风,能够准确识别声源发出的位置,并且智能语音交互功能还支持免唤醒,能够实现连续对话。简单来说,如果后排乘客想调高空调温度,只需说出“我很冷”,当系统定位到语音指令是后排乘客发出后,会自动调高后排空调温度而不影响前排乘客的驾乘环境,极为人性化。 当然极狐阿尔法T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小彩蛋,比如操作α-OS车载智能系统除了触屏和语音,还能通过隔空手势操作,最大程度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使用习惯。 在车内除了智能系统,极狐阿尔法T在物理接触层面花的心思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内饰的用料和做工完全达到了豪华车的水准,尤其是NAPPA真皮方向盘的触感非常细腻柔软,格外讨喜; 极狐阿尔法T在主驾驶席一侧的中央扶手上还单独做了一小块延伸,对于缓解长途驾驶疲劳而言非常受用,从这个微小的细节也可见极狐阿尔法T在人体工程学设计上的周到; 对于一趟长途旅行来说,空间显然是优先级极高的考察点,在空间排布和利用上,极狐阿尔法T用两个发力点让我们的这次自驾之行格外惬意。首先是得益于经过优化设计的方向盘下护罩,令极狐阿尔法T的主驾驶膝部空间非常宽裕,我试驾过很多以空间为卖点的车辆,但驾驶席空间表现都不太让人满意,原因就是方向盘下护罩过大侵占了驾驶员膝部空间,这一点极狐阿尔法T做得非常到位;其次,极狐阿尔法T的轴距达到了2915mm,单从数据看已经超过了一些中大型SUV,配合纯平的地板,实现了非常充裕且舒适的乘坐空间。 坚韧之狐 此番川西之行,山路自然是旅途的重点。到达康定后我们经历了一次充电补能,待充电至90%后便向目的地,位于康定机场的神湖斯丁措进发。 即便康定城区的海拔已然达到了2600米,但要前往斯丁措,海拔还得继续再爬升约1600米,而这一段海拔急剧攀升的路程,仅仅只有50公里。 山路急驰,考验的是操稳。弯道行进中,极狐阿尔法T245/45R20的宽胎拥有出色的抓地力;而偏向欧系风格的悬架调校,也为极狐阿尔法T带来了充足的支撑性;转向则依然属于偏向运动的一类车型,车头的指向性较好。 至于动力,我这次拿到的是653S+版本的车型,采用两驱设定,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60kW、最大扭矩360Nm,官方0-100km/h加速时间8.4秒,总体性能与2.0T车型相当,不过在动力响应上,纯电动车自然拥有天然的优势,再加上40米内的100km/h-0的制动距离——我曾驾驶过多款燃油车行驶在这条山路上,但不得不承认极狐阿尔法T带给我的驾驶感是最好的,出色的动力响应和制动性能,让我攻弯时更加得游刃有余。尤其是加速性能,由于驱动方式的缘故,极狐阿尔法T即便在海拔4000米以上依然拥有充沛的活力,这是燃油车完全无法比拟的优势。 要承认,目前川西的公路网络已然十分发达,山路对于极狐阿尔法T这辆定位全地形纯电SUV的车型而言,完全构不成威胁。事实上如果你只是将目的地锁定在川西的热门景点,一辆轿车完全能够胜任,但这一次,我们还打算将极狐阿尔法T驶入非铺装路面,看看它应付不同路况的能力。 驶入斯丁措的前半段土路路况尚可,轿车也能勉强通行,但越往深处,碎石、炮弹坑越多,轿车不得不止步于坡底,余下的路,是只属于SUV和越野车的乐土。 土路上残缺的车牌照似乎在提醒我,面对这样的非铺装路面,切勿掉以轻心。然而事实上作为一款全地形SUV,极狐阿尔法T的通过性还是让我非常放心的,尤其是底盘电池包的离地间隙亦充分考虑到了轻度越野所需,IP68的防水防尘等级,也让我无惧水坑,并最终带我们顺利到达贡嘎雪山前的斯丁措观景台,与川西最常见的越野车普拉多一道,看到了最美的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带我们来到斯丁措的极狐阿尔法T仅仅是一款两驱的次顶配车型,而顶配的极狐阿尔法T不仅拥有4.6秒的0-100km/h加速时间,还搭载了自适应全地形控制系统,具有雪地、泥地和沙地三种驾驶模式——两驱的极狐阿尔法T这次的表现已然如此出色,四驱版本的车型毫无疑问将更加能打,对于自驾途中多变的地形路况会更加游刃有余。 不屈之狐 这次川西之行,这辆极狐阿尔法T所到之处可谓是吸引了无数眼球。尤其在海拔4200米的斯丁措,受到一众普拉多车主的围观,他们不仅对极狐阿尔法T的身世好奇,更对这辆挂着绿牌的新能源车能够来到这里表达出钦佩。 那么这辆电池容量93.6kWh、NEDC续航653公里的极狐阿尔法T的能耗表现究竟如何呢?先说结论,5天的试驾连同川西之行,我累计行驶了826.3公里,平均电耗17.9kWh/100km,总体来说,极狐阿尔法T的能耗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到达康定后,我们进行了一次补能。待到极狐阿尔法T充电至90%后,我们开始向斯丁措进发,期间从康定到斯丁措,再从斯丁措返回成都,全程347公里我们都没有再进行补能,并且为了拍摄到能够反映出川西地貌特征的照片,我们更是在雪线以上的山路和海拔4200米的土路上来回加减速,其使用工况的难度可见一斑。 而在前往雪山高原路上,我本以为极狐阿尔法T面对爬坡和高寒气温下会出现掉电严重,然而我预想的糟糕情况并未发生,这说明极狐阿尔法T电池包高密度电芯的极端温度适应性还是相当不错的。极狐阿尔法T的充电速度也超越了我的预期,30%-80%的快充时间只需半小时左右,这对于长途出行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返回成都到达高速公路终点收费站的那一刻,极狐阿尔法T尚有多达216公里的剩余里程,换算下来,表显里程和实际里程比达到了1比0.9左右,续航里程的准确性还是非常高的。有人或许会说,将动能回收模式开到最强、轻踩电门、下坡滑行,任何新能源车都能跑出不错的能耗成绩,但我想表达的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所有的投机与运气都不堪一击,毕竟往返超过630公里的路程就摆在那里,而且90%的路况都是高速和高海拔山路,倘若极狐阿尔法T没有653公里的续航里程以及高准确性的实际里程表现,任何所谓节能的取巧方法都会徒劳无功,川西自驾,容不得半点儿侥幸。 极车说: 此番川西之行,极狐阿尔法T给我的惊喜颇多,我去程和返程的心态就能说明一切。事实上在前往川西时,我的信心并不完全充分,毕竟高速、山路、高海拔、高寒、补能这五点中的任意一点,对于纯电动车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但是随着旅程的不断推进,每当极狐阿尔法T出色地完成一项挑战,我的信心便增加一分,上山路程走到一半,我便已经敢全程使用运动模式飞驰在高原之上,丝毫不用顾忌极狐阿尔法T的续航、动力、还有操稳极限,因为我那时已经明白,它绝对是我值得信赖的伙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