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成考网 http://www.hbckw.com “这是没下农药、手工制作的原生态茶;这是全身是宝的黄花远志,其根和花可入药,叶子可制茶……中秋节快到了,我们依托村级合作社,把这些农产品销往市区,增加村民收入,让村民切身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9月15日,记者深入被誉为红色传奇的生态农村雁石镇白石盂村采访,村支书曾庆成在白石盂森林人家,向我们逐一介绍该村的特色农产品,描绘白石盂的美好画卷。 白石盂位于新罗区雁石镇西北15公里大山深处,平均海拔900米,东连雁石镇苏邦莲台山,西邻天宫山山麓,与江山镇毗邻,处于“三山夹两谷”地势,是莲台山风景区脚下的小山庄,被称为“雁石的后花园”。曾庆成告诉记者,这个景色秀美的小山村自然环境独特,享有福建“小九寨”的美称。 村民张美姑告诉记者,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她种植的白石盂茶特别受市场青睐,散装的茶叶每斤可卖到100元;通过合作社精心包装打造,价钱可以卖得更好。79岁的张文光老人说,原来,他们村没通水泥路,也没有用上农电,村民生活比较贫困;现在,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曾经偏僻的小山村通过乡村振兴,快速走上了致富的康庄大道,日子越过越红火。 曾庆成接过话匣子说,可不是嘛,要不是当下受疫情影响,村子里每天都有来自厦门、泉州、漳州等地的外来游客,他们很享受白石盂的“天然氧吧”,或露营或烧烤,流连忘返。 据村干部介绍,白石盂现有125户406人,村民主要以种养业谋生。全村总面积33700亩,生态公益林面积32000多亩,其中有10000多亩的毛竹林,森林覆盖率达98.7%。村庄广阔茂密的森林中,分布着南方红豆杉、近千年的稀有物种长苞铁杉,还有野生金线莲、灵芝、石橄榄、铁皮石斛等珍贵药材,以及穿山甲、棘胸蛙、山羊等珍稀动物,物种丰富多样。 当日,记者在这个秀美的山村“打卡”,只见环村生态小溪鱼翔浅底,大落差的瀑布群、绿色的茶园、金黄的稻田,那层林尽染的秋色,仿佛世外桃源,让人忘却世间烦恼。 白石盂是一个红旗不倒的坚强堡垒。1934年至1937年,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守闽西的红军部队即福建军区红八团、红九团指战员,与当地百姓朝夕相处,浴血奋战,书写了一个又一个的红色传奇故事。枪声远去,空谷传音,这里曾是闽西三年游击战岩东南的“大本营”。2020年1月,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纪念馆在该村揭牌。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有着红色基因的村民们奋斗的脚步不曾停歇。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新时代的白石盂如何实现乡村振兴?白石盂村党支部的做法是,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利用本村自然资源,以开发生态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为亮点,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村干部张炎新告诉记者,白石盂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十五六万元,主要有乡村旅游收入、生态公益林监管费、光伏发电等。村民增收项目主要有生态茶、蜂蜜、竹笋等。为拓宽这些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该村还成立了佰石茶叶合作社和绿林养蜂合作社。通过发展壮大农村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2018年,该村获评“百村示范,美丽乡村”,2019年又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和省级森林乡村。 “2020年,村子完成了道路硬化、破头坑林下经济游步道工程、广电网络工程、下岭科至中溪段道路硬化工程……”曾庆成说,一个个民生工程,就是一件件民心工程,他们将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带领村民续写小山村的新辉煌。 (文章来源:闽西日报) 文章来源:闽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