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考研 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是国家组织药品集采规模最大的一次。涉及品种数量最多、涉及采购金额最高、注射剂品种占比最高。 7月8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负责人王国栋表示,到目前为止,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共进行了5批,这5批药品集中采购预计每年可一共省钱926亿元。 集采向药价虚高核心地带迈进 王国栋介绍,目前第一批、第二批药品集采的首年采购任务已经完成,实际采购量是约定采购量的2.4倍,中选产品采购量占同通用名药品的比例超过80%。第三批集采已经落地运行了6个月,进度是105%。第四批集采于今年5月份落地实施。第五批集采已经于今年6月28日正式公布结果,预计今年10月份全国患者能够用上第五批集采药品。 第五批药品集采在历次集采中是规模最大的,涉及公立医院采购金额550亿元,61个品种中选,创下历次集采新高。其中,既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消化道系统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也有肺癌、胰腺癌等重大疾病用药。王国栋表示,“患者的受益面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据悉,第五批集采还有几个比较显著的变化。一是注射剂成为这次集采的主力剂型,成功中选了31个注射剂品种,占到了所有中选品种的一半,金额占到了70%,也是以往四批集采注射剂品种总数的2倍以上,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而且注射剂价格降幅要高于这次集采56%的平均降幅,“这也标志着我们集采向药价虚高的核心地带迈进了重要一步。”王国栋说。 5批药品集中采购预计每年可省钱926亿元 据介绍,在第五批药品集采中,医药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参与度很高。王国栋介绍,第五批集采涉及的51个原研药产品全部参与申报,报价有效率达到77%。中选的品种数也是最高的,10个外资企业的11个产品中选。 从五批集采来看,共涉及218个品种,这218个品种按照集采前的价格计算,占到了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采购金额的30%。“算上这次集采,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药品费用926亿元。”王国栋说。 王国栋表示,药品集采还有两个比较突出的效应。一是促进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对“未过评”药品的替代,目前80%的市场是给了集采药品。二是促进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原研药价格更高,在质量安全上等效的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就可以省下更多医保基金和个人费用。 集中带量采购形成基本制度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目前已经形成制度。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今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医保局会同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 “这两个文件把我们前期在集采工作中探索形成的一些规则、制度和做法系统化进行总结,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集采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王国栋说。 王国栋表示,下一步将把更多的品种纳入到集采中来,让这项改革能够惠及更多群众。在降低群众负担的同时兼顾企业合理利润,通过竞争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